更新时间:2025-10-29 04:04:27
周日没事把《赎梦》看了下。个人还有点喜欢里面展示的那些梦境的片段。很有点神经质、意识流的氛围感。 *记得有一场戏是张家辉饰演的沈卓仁作为出租车司机,开着车送客人。他很久没有睡觉了,所以整个人都处于精神恍惚的状态。睁着眼睛做梦。每次梦境都自然而然地进入,但是被各种诸如车祸这个的突发事件惊醒。醒来之后,又再次划入梦境。意识到自己再做梦,又无法从梦里醒来。 人类身体状态又不好的时候,晚上睡眠就很不踏实,真的会出现这种不由自主地浅层次睡眠,又会被各种梦魇吓醒。感觉这种状态有在电影里被如实地展示出来。那些梦境设计的也挺有一种另类的美感的。所以,这个电影不能说难看。 电影前面三分之二都是不同角色,各种类型的梦境展示。后面三分之一是叙事主线的推进。可这后面的三分之一就有点老套了。电影的名字叫《赎梦》,按照电影后半段揭秘的剧情来说,不如改名字叫《赎罪》。 *心理医生的梦境来源于童年的回忆,因为他偷了父亲的钱,父亲以为是母亲偷的。于是一直家暴的父亲变本加厉狠打母亲,逼得母亲跳楼。心理医生一直觉得是自己害了母亲,走不出来。所以一直噩梦连连。结果,他那逼死老婆的父亲,老的时候还有儿子送终。父子俩竟然还互相谅解了。就很无语。 *沈卓仁夫妻是因为金融危机的时候,为了自己脱身,所以骗了朋友的钱。导致朋友一家四口三代人烧炭自杀。他们夫妻做贼心虚,一直觉得朋友不会放过他们,所以自己吓自己,直到把自己吓疯了。故事结尾,沈卓仁自首坐牢。但老婆在监狱外面一直疯疯癫癫,终于跳楼自杀。于是这个故事也收尾。 如果两个故事都按照猛鬼索命来拍,让该偿命的人,在噩梦里变成疯子也未尝不可。那就更符合古早的香港猛鬼电影的味道了。 古早电影与现在的电影最大的差别就是古早电影里的价值观是:有怨报怨,有仇报仇,一命顶一命。其实这种设置更符合朴素价值观。像心理医生父亲这样跟儿子互相原谅,安度晚年。像沈卓仁这样心安理得地在监狱里享受福利医疗,多多少少有点让人不爽。跟电影前半段的风格也不符合。 电影前半段搞的那么神神叨叨、疯疯癫癫,结果故事结尾就突然保守叙事。就有点撕裂感,很让人遗憾的感觉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上一篇:内娱综艺,好看在全员不装
下一篇:沉默的荣耀
